热线电话
024-23493181
网站首页
业务板块
资质荣誉
新闻资讯
合作客户
员工风采
在线留言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通知公告:六联盟免费资料大全欢迎您!!!
六联盟免费资料大全
  • 电话 : 024-23493181
  • 手机 : 18940241488
  • 邮箱 : [email protected]
  • 地址 : 沈阳市沈河区金利大厦18楼

新闻资讯

运-20接迎,歼-20护航!

发布时间:2022/09/15

2015年以来,空军每年都派飞机

赴韩执行接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任务

2020年和2021年

空军派出国产运输机运-20

执飞此项任务

今年是“鲲鹏”第三次接英雄回家


六联盟免费资料大全



六联盟免费资料大全


▲资料图片


哀思绵绵,英魂不朽

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的故事

总是那么让人动容

他等候60多年

只为再看兄弟们一眼

志愿军老兵李维波

追忆“再也回不来”的战友


六联盟免费资料大全


▲9月13日,志愿军老兵李维波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参加活动。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潘昱龙摄



每年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时,迎接的队伍中总有一位身着军装、两鬓苍白的老人。他挺直腰杆,目视前方,抬起右臂敬一个标准的军礼……

“只要听说兄弟们回来了,我都要去接他们。想再看看战友,告诉兄弟们‘他们的血没有白流’!”90岁的志愿军老兵李维波说。

几天前,李维波再次拿出那套珍藏已久的老式军装,小心翼翼地挂上军功章,整平后放进衣柜,等着迎接今年的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时穿上它。

“昨天的事情我都忘了,但是70多年前的事情我忘不了。”李维波说。

1950年10月,李维波从东北军政大学提前毕业,被分配到志愿军高射炮兵第504团学习苏式高射炮。后又被分配到驻吉林省辑安县(现集安)解放村志愿军高射炮兵第501团二连,负责保卫中朝通道辑安鸭绿江桥和朝鲜满浦。

为了保卫辑安鸭绿江桥,李维波从分到高射炮兵第501团二连的那天起,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将近三年时间里,他几乎没离开过自己的炮位。“无论冬夏,晚上都睡在炮位旁边。最远就是到炊事班打饭、打菜,距离炮位也不过200米。”

战场艰苦,陪李维波挨过那段日子的,是一个个难忘的战友。“冻脚不?凉不凉?”当时冬天气温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班长经常这样小声问李维波,怕他冻坏了。班长看李维波在炮位上一坐就是两个小时,就跑去苞米地里,用捡来的苞米皮做了一个小坐垫给他。

今天,已是耄耋老人的李维波回忆起班长用苞米皮做的小坐垫时仍满脸幸福。

可是,自从回国之后,李维波就再也没有见过班长。“我回来了,可我的战友,有的再也回不来了……”每每想起这些,李维波的眼圈就红了。

2014年,第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得知这一消息的李维波激动不已。“60多年过去了,战友们终于回家了。”

那天早上5点,天刚微亮,李维波就穿好军装,独自一人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静静等待。

当载着棺椁的车队驶近陵园门口时,李维波摘掉军帽,挺直腰杆,对着车队缓缓抬起右臂敬了一个标准军礼,直到最后一辆礼车远去。那一刻,他仿佛又看见一个个熟悉的面庞:他们戴着红花,穿着军装……

“虽然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但我知道,你们都是我的战友、亲人,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你们!”李维波嗓音嘶哑,喃喃说道。

从那时起,李维波每年都会穿上那件珍藏的军装,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迎接那些阔别祖国多年的战友。“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祖国的怀念,亲人的怀念,终于实现了。”李维波一字一顿,哽咽地说。

“我忘不了那段烽烟岁月,更忘不了献出生命的战友。”李维波说,他要替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尽责,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抗美援朝胜利的伟大意义与和平的来之不易。

每年清明节前后,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总是身穿整洁军装,胸前戴满纪念章,不辞辛苦地为前来参观的人们做免费讲解,讲述抗美援朝这段历史,讲述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如何在严酷的战场环境中奋勇杀敌……

“到这儿来讲解,既是想告诉大家志愿军战友的英勇事迹,也是想陪一陪那些还没有找到家人的无名烈士,告诉他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会永远想念他们。”李维波说。

他守候18载

只为更多烈士与亲人“重逢”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王春婕

坚守替英雄寻亲的“执念”

六联盟免费资料大全


▲2019年,王春婕(左)到湖北省利川市龙兴村冉方章家中征集冉绪碧烈士遗物。资料照片



今年将第九次参加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工作的王春婕,期待着有更多遗物随遗骸回国,帮助烈士确认身份,寻找到亲人。

43岁的王春婕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讲解接待科科长,在陵园工作了18年。她在一次翻阅“烈士亲属来访登记簿”时发现,123位烈士中53位烈士的名字下,一直是空白。他们是没有亲人,还是亲人不知道烈士葬在哪里?替英雄寻亲就此成了王春婕和同事心中的执念。

2008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联合当地媒体发起了“期待重逢·寻找烈士亲人”活动,在媒体发布信息和各界人士努力下,这些烈士的亲属相继有了音信。

“哥呀,可找到你了,50多年啊……”2008年4月2日,烈士林广山的弟弟林光海扑通一声跪在哥哥墓前的场景让王春婕终生难忘。

“林光海是寻亲活动启动后,第一个来陵园的烈士亲属。还有一些烈士亲属抱着墓碑号啕大哭,看到的人,没有不落泪的。”王春婕说,还记得年过六旬的王先侠第一次来陵园时,在父亲王守正的墓前长跪不起。“她哭着说,爸,我找了你57年,今天给你磕57个头……”

每每看到这些“重逢”,王春婕都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如今,53位烈士已全部找到亲人,但王春婕的工作并未结束。

穿过123座烈士墓,是陵园下沉式纪念广场,下面的地宫中安葬着连续八批归国的825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他们,大多无名。

王春婕说,2014年,首批烈士遗骸灵柩抵达前,许多志愿军老兵和烈士家属就守在陵园门口。“当载着棺椁的大巴车驶近时,一位阿姨边哭边喊‘爸爸、爸爸,你回家了!’”每每忆及这一幕,王春婕都泪眼婆娑。

“其实,她并不知道回来的有没有她父亲,但她也要喊一喊,哪怕有一线的希望。”王春婕说。

面对一具具骸骨,无名或许是宿命。然而,随烈士遗骸一同回国的遗物中,一些刻着名字的印章起到了关键作用。

退役军人事务部组织,通过印章确认,DNA比对等方式,至今已帮助10位烈士找到了亲人。

见见烈士的亲人,听听更多的故事,成了王春婕又一个愿望。

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距离沈阳2300余公里。下了火车,换大巴,没了客车搭便车,下了便车走山路。就这样,在2019年,王春婕和同事用了一天半时间,来到了烈士冉绪碧的家乡,见到他的侄子冉方章。

王春婕记得,当时正在房前挖红薯的冉方章看到她们时,赶紧把手洗一洗,小心翼翼地把三件遗物捧出来——一把木制算盘、一盏油灯和一个木制书箱。

“是书生,也是战士”,王春婕的脑子里勾勒出冉绪碧的模样。

最终,冉方章决定把遗物交给王春婕。他说,烈士陵园是“幺爸”安息的地方,这些物品应该放在离他最近的地方。

今年清明节,陵园再次邀请这些烈士亲属来祭拜,烈士吴雄奎亲属带来家乡福建的青橄榄,烈士展志忠亲属带来家乡河南的烧饼……

哀思绵绵,英魂不朽。

“在陵园工作了18年,我期待见到更多‘重逢’。”王春婕说,“为了做好这份工作,我曾无数次翻阅史料,一次次学习,一次次讲解,一次次被震撼,一次次被感动。每当我面对墓碑时,总能感受到一种力量推动着我,要为烈士做些什么。让无名者有名,让英雄找到亲人。”